第2章

5、

我紧紧抱着二丫三丫僵硬的身体,逃出了村子。

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下意识地加快步伐,生怕王建国的人追上来。

“秀莲,是我,别怕。”

二柱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看到我怀里的孩子,眼眶瞬间红了。

“我来帮你。”

“我找了个地方,咱们先把孩子安葬了吧。”

我们来到村后的一处小山坡,这里很安静,也没有人再会打扰我的两个孩子。

“就这里吧。”

我淡淡地开口。

二柱子点点头,拿出随身带的铁锹,在冻土上挖了起来。

我跪坐在雪地上,看着两个孩子,眼泪止不住地流。

“二丫,三丫,娘带你们去一个安静的地方,以后没人会欺负你们了。”

坑挖好后,我小心翼翼地把两个孩子放进去,又塞了几件她们生前最爱的小玩意儿。

我哽咽着用手帕盖上她们的脸。

天蒙蒙亮,王建国便开始收拾行李。

农技站的工作,他不要了。

家里的东西,能卖的都卖了。

就连地,也转手给了隔壁李家,只换了几十块钱。

“你疯了?好不容易在农技站有了工作,这可是多少人羡慕的差事!”

赵梅站在炕头,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我要去找秀莲回来,找我的孩子。”

王建国头也不抬,继续收拾着行囊。

“找什么找!不就是死了两个赔钱货吗?至于这样?”

赵梅不满地抱怨。

王建国怒不可解,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赵梅脸上。

“你说什么?”

“我的孩子死了,我老婆也走了,都是因为你这个贱人!”

赵梅捂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他:

“王建国你疯了!为了她们你敢打我?”

“滚!滚出我家!”

王建国红着眼,一把推开她,继续收拾东西。

走出家门,他去找了王老爷子。

“爷,秀莲带着孩子去哪了,您知道吗?”

老爷子看都不看他一眼,转过身去,抹着眼泪。

“爷,求求您,告诉我秀莲去哪了!”

王建国跪在地上,抱着老爷子的腿。

“畜生!害死亲生闺女,还有脸来问?滚!”

老爷子一脚踹开他,狠狠地关上了门。

王建国在村里挨家挨户地打听,却没人愿意告诉他。

“王建国,你真不要脸!害死自己的闺女,还有脸找秀莲?”

“想找?你先把命赔上吧!”

“滚远点!别脏了我家门口!”

村民们唾弃他,推搡他,就是不告诉他我的下落。

王建国心急如焚,日夜寻找,却毫无头绪。

而赵梅被王建国甩了巴掌后,她怀恨在心,开始在村里散布谣言。

“你们知道吗?其实是沈秀莲故意让孩子冻死的!”

“她想嫁祸给我和建国,好害我和建国!”

“那天她明明知道孩子在粮仓,却不去救,就是想害死她们!”

村里人哪会信她的鬼话,纷纷唾弃:

“赵梅,你还有没有良心?孩子都冻死了,你还在这里胡说八道!”

“不要脸的东西!大家都看见王建国把孩子锁进粮仓的!”

“滚出我们村!别在这里败坏风气!”

6、

后来王建国打听到我去了县城,他立马就来县城找我。

县城比村子大得多,人来人往,王建国没办法只好挨个挨个地问:

“大爷,您见过这个人吗?”

“大娘,您见过她吗?”

“滚滚滚,神经病!”

一直找不到我,王建国还不放弃,把我的照片和寻人启事贴满了县城的街头巷尾。

而赵梅看到王建国对她不理不睬后,很快换了新目标。

县里来了个新干部,负责农业推广,赵梅立刻靠了上去。

“张主任,您看这农活我也熟,要不您让我帮忙推广?”

“好啊,晚上去我那聊聊?”

张主任色眯眯地看着她,就这样,赵梅又找到了新靠山。

我和二柱子在县城边上找了个落脚的地方。

日子清苦,但比起在王家窒息的日子,这里可以说是天堂。

二柱子在码头找些搬运的零活,我便在附近挖些野菜,或者帮人缝补浆洗,换点微薄的收入。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以为,生活就会这样平静地继续下去。

直到那天,我和二柱子正在城郊的山坡上挖荠菜。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踉踉跄跄地冲了过来。

我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往后退了一步。

那人影扑得太急,脚下一个趔趄,摔在地上。

他抬起头,露出一张满是污垢的脸。

我定睛一看,整个人如遭雷击,愣在原地。

是王建国。

可眼前的这个人,和我记忆里的王建国判若两人。

他头发乱糟糟的,沾满了泥土和草屑。

脸上黑黢黢的,胡子拉碴,看不出原本的样貌。

活脱脱一个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乞丐。

他看到我,像疯了一样,朝我扑过来,死死抓住我的胳膊:

“秀莲!秀莲!我可算找到你了!”

我被他吓得连连后退,胳膊被他攥得生疼。

二柱子见状,立刻丢下篮子,上前一步,用力想掰开他的手,将我护在身后。

“你干什么!放开她!”

二柱子脸上满是怒气。

王建国却像没听见一样,死死地盯着我,眼泪汹涌而出:

他不顾二柱子的阻拦,直挺挺地跪倒在我面前的泥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秀莲,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我对不起你,我对不起二丫,对不起三丫!”

“是我混蛋!是我不是人!是我猪狗不如!”

他一边哭喊,一边抬手狠狠地扇着自己的耳光。

“你原谅我吧,秀莲!求求你原谅我!”

“我们回家,我们重新开始,好不好?”

“我知道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以后一定好好对你,好好补偿你!””

他不停地磕在泥土地上,很快就磕破了皮,渗出血来。

周围有路过的人停下来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我冷冷地看着他。

看着这个跪在我面前,痛哭流涕,卑微乞求的男人。

我的心,没有一丝波澜。

脑海里闪过的,是二丫和三丫蜷缩在角落,浑身青紫,早已没了呼吸的样子。

原谅?

这两个字,从他嘴里说出来,都像是一种亵渎。

我看着他的眼睛,冷冷地说:

“王建国”

“我们之间,早就结束了。”

“这辈子,下辈子,永生永世,我都不会原谅你。”

每一个字,都像是冰冷的刀子,插进他的心。

他张着嘴,想要说什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我不再看他一眼。

转身,扶着二柱子离开。

7、

这天,邻村的李婶来到县城找我。

“秀莲呐,可算找到你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

“李婶,出啥事了?”

李婶叹了口气,拉着我的手:

“你快回去看看吧,王老爷子……怕是不行了。”

李婶说,老爷子病倒后,嘴里一直念叨着我的名字,想见我最后一面。

我的心头,五味杂陈。

二柱子看出了我的犹豫,安慰道:

“秀莲,想去就去吧,我陪你。”

我点点头。

有些恩情,终究是要还的。

我们简单收拾了一下,跟着李婶踏上了回村的路。

刚到村口,王建国冲了出来,直挺挺跪在了我面前。

他比上次在县城见到时,更加憔悴落魄。

“秀莲!秀莲你回来了!”

“秀莲,我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

我麻木地看着他,心如止水。

“赵梅那个贱人,我已经跟她彻底掰了!她把我害成这样,我不会放过她的!”

“我找人打听了,她跟那个什么张主任勾搭上之后,就翻脸不认人了!还卷走了我最后那点钱!”

“都是她!都是她害了我们!害了孩子!”

“秀莲,你回来吧,我们重新开始,我把家里的地要回来,我们好好过日子,我给你当牛做马!”

周围渐渐围拢了一些看热闹的村民,对着他指指点点。

我绕开他,懒得多说一个字。

赵梅如何,他如何,都与我无关了。

我拉着二柱子走进院子,老爷子躺在炕上,已经瘦得脱了相,气息微弱。

看到我,他挣扎着想要抬手:

“秀莲……你……你来了……”

我走到炕边,轻轻握住他枯瘦的手。

“爷,我来看看您。”

老爷子眼角滑下泪水,却发不出声音。

我懂他的意思。

无非是道歉,是愧疚。

“爷,您好好歇着吧。”

我在炕边坐了一会儿,直到老爷子闭了气。

对老爷子的那点情分,我还了。

回到县城,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轨迹。

只是偶尔,会从同乡那里,听到一些关于王建国和赵梅的消息。

听说王建国彻底成了村里的疯子,整天在村里游荡,嘴里念叨着我和孩子们的名字,见人就磕头,说自己错了。

村民们都躲着他,嫌弃他。

后来,又过了几个月,传来了赵梅的消息。

听说她跟那个张主任没好多久,就被人家甩了。

没了靠山,又没钱,她想回城也回不去,只能在县城附近找些零活干。

再后来,听说她病了,挺严重的,好像是染了什么脏病,又没钱治。

她去找过王建国,王建国像疯了一样把她打了一顿,让她滚。

最后,她一个人病死在了租住的破屋里,身边连个端水递药的人都没有。

尸体是过了好几天才被房东发现的。

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正在院子里纳鞋底。

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

我的手顿了一下,随即又继续穿针引线。

有些人,有些事,终究是尘归尘,土归土了。

8、

送走了老爷子,我和二柱子又回到了县城。

二柱子依旧去码头扛包,我则接些缝缝补补的活计,偶尔也去城郊挖些野菜贴补家用。

日子清贫,却也安稳。

只是每到夜深人静,我总会惊醒。

二柱子察觉到了我的不安,会在我做噩梦惊醒时,在屋外守着,直到我睡着再离开。

我心里是感激的。

但经历了王建国那样的背叛和伤害,我对所谓的依靠,早已失去了信任。

我只想守着对二丫和三丫的思念,平静地度过余生。

那天,二柱子从码头回来,带回了一只烧鸡,还破天荒地打了一小壶酒。

晚饭时,他给自己倒了一小杯,慢慢地抿着。

饭吃到一半,他像是终于鼓足了勇气,放下了筷子。

“秀莲……”

我抬起头,看着他。

“我知道,我配不上你。”

“你是个好女人,吃了很多苦。”

“王建国不是个东西,他对不起你,也对不起孩子。”

提到孩子,我的心又是一阵抽痛,眼眶瞬间湿润了。

二柱子慌忙摆手:

“我不是故意提的,秀莲,你别难过。”

“我想说……以后,我想照顾你。”

我愣愣地看着他,一时间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我知道,你现在心里苦,可能不想再……”

“但我是真心的!”

“我没啥大本事,就是有力气,能干活,能挣钱养活你。”

他的话朴实无华。

我看着他紧张得微微发抖的手,觉得有些害羞。

在我最绝望的时候,是他把我从猪圈里背出来。

给我请来医生救了我的命。

我怕自己这颗千疮百孔的心,再也经不起任何风浪。

我低下头,声音有些哽咽:

“二柱子,谢谢你。”

“可是,我……”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二柱子仿佛明白了我的犹豫和挣扎。

他没有逼我,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没关系,秀莲。”

“你不用现在就回答我。”

“不管你咋想,以后有啥事,你只管跟我说,我都在。”

那一晚,我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第二天,二柱子像往常一样,天不亮就去了码头。

我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接下来的日子,二柱子待我一如既往。

他再也不提那晚的事,只是更加细心地照顾我。

每次回来,都会把大部分工钱交给我。

“你收着,想买啥就买啥。”

他会留意我喜欢吃什么,不声不响地买回来。

我们之间,没有夫妻的名分,却有了一种相濡以沫的默契。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的心,也在二柱子温暖中,一点点融化。

我开始尝试,去回应他的好。

又过了几个月,二柱子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两张崭新的红纸。

“秀莲,我们把把事办了吧。”

他看着我,眼神里带着期待。

我看着他,这一次,没有犹豫。

我点了点头。

二柱子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咧开嘴,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我们没有办酒席,只是请了相熟的邻居吃了顿便饭。

9、

婚后的日子,平淡却温馨。

二柱子待我,比以前更好。

他把家里的一切都交给我打理,他一心一意地在外面挣钱。

他说:

“以前一个人,怎么都能凑合,现在有家了,得让你过上好日子。”

我知道,光靠二柱子在码头扛包,日子终究是紧巴巴的。

我想着,得找个营生,不能总这样坐吃山空

我娘年轻时,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巧手,一手苏绣活计出神入化。

虽然我只学了些皮毛,但做些简单的绣活,缝制些衣物,还是不成问题的。

我跟二柱子商量。

“我想试试,在集市上摆个小摊,帮人缝补衣服,或者绣点小东西卖。”

二柱子听了,立马点头。

“好啊!这活不累,也适合你。”

“需要啥,你跟我说,我去准备。”

他拿出攒了很久的钱,给我买了材料,还请木匠做了个可以折叠的小桌子和小马扎。

第二天,我就在县城最热闹的集市边上,支起了我的小摊。

一开始,生意并不好。

大家更习惯自己缝补,或者觉得绣品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但我没有气馁。

我把摊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针线、布料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有人来问,我就耐心介绍。

没人的时候,我就低头做活。

我绣的帕子,样子新颖,针脚细密。

我做的布老虎、小鞋子,活灵活现,结实耐用。

渐渐地,有人开始光顾我的小摊。

有的是图便宜,来缝补衣服。

有的是看中了我的手艺,买些小绣品。

回头客也慢慢多了起来。

二柱子只要一有空,就会来帮我。

他帮我吆喝,帮我收钱,帮我看着摊子。

虽然他嘴笨,吆喝起来有些滑稽,但他站在那里,就让人觉得安心。

我们的日子,一点点好了起来。

手里的钱,也渐渐宽裕了些。

后来,我们在县城边上,用攒下的钱,加上二柱子这些年拼命干活的积蓄,买下了一个带小院子的房子。

虽然不大,但那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家。

搬家那天,二柱子看着焕然一新的小院,激动得眼眶都红了。

“秀莲,我们有家了。”

我也笑了,是啊,我们有家了。

生意越来越好,我一个人有些忙不过来。

二柱子便辞了码头的工作,专心帮我打理摊子。

我们把摊子扩大了一些,除了缝补和绣品,也开始卖一些成衣和布料。

二柱子脑子活,他去乡下收一些土布,价格便宜,很受城里人欢迎。

他还学会了简单的记账。

我们的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唯一遗憾的是,我们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

去医院检查过,医生说,是我当年在粮仓和猪圈冻坏了身子,伤了根本,恐怕很难再有孕了。

知道结果的那天,我躲在屋里哭了一场。

虽然二丫和三丫的离去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但我还是渴望能再有一个孩子。

一个我和二柱子的孩子。

二柱子抱着我,笨拙地安慰:

“没事的,秀莲,咱不强求。”

“有没有孩子,你都是我媳妇,你别有负担!”

我知道他是真心安慰我,但我心里那个结,始终没有完全解开。

直到那年冬天。

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二柱子去开院门,发现门口放着一个竹篮。

篮子里,裹着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

孩子冻得小脸发紫,哭声微弱,眼看就要不行了。

篮子里还有一张字条,歪歪扭扭地写着:

“求好心人收留,来生做牛做马报答。”

我们赶紧把孩子抱进屋,用热水焐着,又喂了些温热的米汤。

好半天,孩子才缓过劲来,哭声也响亮了些。

是个女孩。

看着那张皱巴巴的小脸,我的心一下子就软了。

我想起了我的二丫,我的三丫。

她们离开我的时候,也是这样无助。

“二柱子,我们留下她吧。”

二柱子没有丝毫犹豫,用力点点头。

“好,留下她,以后她就是我们的闺女。”

我们给孩子取名叫“暖暖”。

10、

暖暖的到来,给这个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我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暖暖身上。

给她做漂亮的衣服,给她讲故事,教她认字。

二柱子更是把暖暖宠成了掌上明珠。

看着暖暖一天天长大,我的心,也彻底被治愈了。

那些过往的伤痛,也在暖暖陪伴的日子里,渐渐消散。

我们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

我们租下了一个小门面,开了一家布行。

二柱子负责进货和对外联络,我负责店里的销售和裁剪缝纫。

我们雇了两个帮工,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

县城里的人都知道,城南有家“二柱子布行”,老板忠厚,老板娘手巧,价格公道。

偶尔,也会有村里的人来县城,带来一些关于王建国的消息。

有一年冬天特别冷。

有人发现他冻死在了破庙里,身体都僵硬了。

身边连一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最后还是村里看不过去,凑钱把他草草埋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正在灯下给暖暖缝制一件新棉袄。

我的手,微微顿了一下,然后继续穿针引线。

王建国,这个曾经毁了我半生的男人,他的结局,是他自己一步步造成的。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一切,都结束了。

二柱子正在灯下看账本,暖暖依偎在我身边睡着了。

我放下针线,轻轻抚摸着暖暖的头发。

看着身边这个给了我新生和依靠的男人,和孩子。

我的心里,一片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