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宁王发威

宁王府

看着眼前跪倒一片的人,宁玦神色淡淡,接受他人跪拜,已太习惯。

“夜七。”

“属下在。”

“把多余的人清理一下,给各家送去。”

“是,主子!”

令下,宁玦抬脚走进府内。

而多余的人是什么,夜七相当清楚。

太傅府

书房内,顾家长子顾远看着顾竑,带着一丝激动道,“父亲,宁王爷回京了。”

顾纮点头,“我已经知道了。”提及宁王爷,顾纮内心满是复杂。

皇帝昏庸,太子皇后野心勃勃,宫内内斗不断,百官心不稳每天都在思量着如何保住眼下安稳。

因太子的野心,但凡朝内官员有不顺从之,就遭到太子和皇后多方打压,威迫。搞得现在人人自危,京城不得安稳。再这么下去,定会出现大乱子。可是皇上对这些却完全看不见,依旧每天沉迷于后宫不思朝政。

皇上若对这些视而不见。那么,在大宗王朝能压制太子的就剩下一人。那就是……宁王爷。

只是宁王爷此人……顾纮至今看不透,更看不懂。

曾经有一朝廷官员因谋反之名,一族百十口全部被斩首。可是在朝的都知道那人是被冤枉,被陷害的。这一点儿宁王爷也知道,而他只要开个口就能把人救下。但……他却就那么静静看着,看血流成河,淡漠的选择了视而不见。

其心性之凉薄冷硬,清晰可见。

然,这么一个心肠冷硬的人,偶尔走到街头,有人喊冤喊到他面前,他又时常会施以援手,开个金口,帮人度过那一劫。

由此,他好似又是一个颇有慈善之心的人。

一个时善时恶,一个心思极度捉摸不定的人。顾纮很难定论,宁王爷就是回来。可对于太子把持朝政,威迫朝廷官员一事到底会是个什么态度,很是难说。

是制止?警告?亦或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呢?

“父亲,要不要去求见一下宁王爷。”顾远低声道,“请王爷帮帮妹妹。”

他的妹妹为了找容臻 ,为了给容锦洗脱罪名,已经快魔怔了。可是,容锦的罪名是皇后定下的,没人给她洗脱罪名。所以,唯一推翻皇后懿旨的只有宁王了。

顾纮叹了口气,“再等等看吧!”

看宁王爷对于当下朝堂是什么态度,顾家再随机应变。

“国公爷!”

“进来。”

管家顾全疾步走进来,看着顾纮,紧声道,“国公爷,宁王爷出手了……”

一言出,顾纮心头一跳,顾远激动,急声道,“细说!”

皇宫

看着眼前的尸体,皇后胸口剧烈起伏,脸色黑的几乎都滴出水来。宁玦,他竟敢……

一边的心腹胡嬷嬷,给皇后抚着心口,劝慰道,“娘娘,您身体要紧,息怒呀!”说着,看一眼地上几具尸体,心也突突猛跳。

三个丫头,一个小厮。这些都是皇后早几年已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潜送入宁王府的。目的简单,丫头是为引诱宁王爷,随时监视宁王爷动向,向皇后禀报。小厮也是同样,做皇后眼线。

只是,这几年三人送入宫中的消息寥寥无几,未启到太大的作用。不过,倒是也没被赶出王府。对此,皇后也不急,只要人在王府总是有用的。

而三人未被赶出,皇后一直认为宁王爷并未察觉人是她送进去的。可现在……狠狠被打脸。

宁玦刚回来,既把他们三人的尸首送了过来,很明显他是早就知道了这三人的来历,只是一直没处理,或者说不屑于皇后这点儿小手段。而现在一回来就发威。直接说明一点……他在不满,对皇后的某些作为在不高兴。

以上这些,胡嬷嬷想到的,皇后自然就更加清楚明白了。也就是因为清楚,纵然恼火到不行也只能忍着。不然,宁王怕是更加不会善摆甘休。

重重吐出一口气,皇后沉声开口,“你刚才说,除了本宫这里,太子那边,宁王也送了尸首过去。”

“是!除此之外,二皇子那里也有。”

皇后听言,冷哼一声,感觉心头的火舒缓了一些。

“把这些清理了。之后从本宫库房里挑一些珍品,补品给宁王府送去。”

“是!”

看着胡嬷嬷离开的背影,皇后眸色一片阴沉。要成大业就一定要沉住气,一定要忍他人所不能忍的,之后才能享他人所不能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