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的功夫,一名气质阴冷,身穿飞鱼服,手持绣春刀的中年男人来到了奉天殿:“皇爷!您有何吩咐?”
此人便是锦衣卫的指挥使毛骧。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说道:“苏寒的身份查的怎么样了?朕什么时候能知道结果?”
毛骧低下头,说道:“回皇爷的话,最多两天,就能确定皇孙殿下的身份!”
朱元璋因为朱允炆的事,心情极为烦躁,愤怒的说道:“两天太久了,朕不想等了,明天一早!朕要知道结果!”
“要是没有结果,那你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就提头来见朕吧!”
“是,皇爷,臣定不辱命!”
朱元璋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若无其事的补充了一句:“对了,多派几个人盯着点蓝玉。”
“是!皇爷!”
让毛骧下去以后,朱元璋就开始批阅奏折。
但越批奏折,他眉头越皱越紧。
尤其应天府府尹的一份奏折,让他十分头疼。
半个月前,徽州那边闹了洪灾,很多流民到了应天府。
朱元璋也是那时候遇到的苏寒。
眼下,流民赈粥的事,却进行的并不顺利。
大批人冒充流民,去应天府府衙门前吃粥,而应天府知府却再次上报户部,导致粮食极为短缺,因此就请求朱元璋批奏户部,播粮赈灾。
朱元璋看到这,真是气不打一处出。
“这应天府尹真是废物!”
“先前就管不住手下的小吏,差点让朕的大孙子受惊,现在又给朕抛了个难题,难道他不知道,眼下户部没钱没缺粮吗?”
“至于那些冒充流民的泼皮,杀了就是,朕就不信了,这种泼皮还杀不绝!”
朱元璋心头怒火冲天,有了杀人的冲动,可一想到自己那个大孙子苏寒……
“哎……”
“咱的孙子现在死而复生,虽然还不确定他的身份,可咱当爷爷的能看不出来吗?”
“苏寒就是咱的种,是咱的孙子朱雄英。”
“咱以前杀的人够多了,现在也不想再造太多杀孽,就当是给咱孙子祈福了。”
“罢了罢了,这事明日上朝的时候,找冯胜商谈商谈吧。”
朱元璋这么想着,就把奏折放了下去。
转而,他又想到了一件事,便从及案下方拿出了一份诏书。
这是封诏大明皇太孙的诏书。
除了名字没有填,没有盖上龙印以外,和正式的诏书没有任何区别,而且规格最高。
原本,这诏书是给允炆准备的。
“如果苏寒那孩子真的是雄英,这诏书就是给他准备的,如果他不是,如果真的是咱看走眼了,那就权当咱没有动过这种念头。”
朱元璋长叹一声,又把诏书给放了回去。
身为大明皇帝,他对子嗣的要求极高。
可太子去世,打的他措手不及。
朱允炆是个读书的料子,也有点小心思,可却不是当皇帝的料。
至于朱允熥……
懦弱,内敛,不说也罢。
至于其他的孙子,朱元璋压根没有考虑过。
因为在朱元璋看来,只有他和马皇后生下的孩子,才算是他认可的种。
在一众子嗣里,也就太子朱标,燕王朱棣,秦王等人是被认可的,其他的,朱元璋压根不在意,也就给他们一个荣华富贵,别的想都不要想。
朱元璋想到这,突然又不爽了起来!
“咱的孙子在外面流落了十年,吃苦受罪,连好的教育都没有接受到,要不是资质超绝,说不定这孩子就废了。”
“可这群皇子皇孙,却一个个享福享乐!”
“他娘的!来人!”
“陛下,您有何吩咐?”
一名老太监立马从奉天殿外跑了进来,跪在地上。
朱元璋冷哼道:“传朕的旨意,所有在宫中的皇子皇孙,全都削一成,不,两成,不……还是五成开销吧!”
“让这群酒囊饭袋,好好吃几天苦头!”
“凭什么咱孙子吃了十年苦,他们反而啥事没有!”
那太监听的云里雾里,只敢点头说道:“是陛下!奴才这就下去宣布。”
可这太监心里想的却是。
陛下的孙子吃了十年苦?
是哪位皇孙?
难不成是允熥皇孙?
不应该啊!前几年陛下就不喜这位皇孙懦弱的性格,因此早就没过问了。
难不成是其他皇孙?
但这些念头只在这太监的脑海中闪过,让他说出去,他是半点不敢的!